圣水寺 >> 热门文章

 
佛教常用“呗器、器物、服装”简述·服装类
发布时间:2012-12-04 浏览次数:5565

佛教常用“呗器、器物、服装”简述·服装类

 

目录

袈裟(五衣、七衣、大衣、粪扫衣、金缕衣、缦衣)

卧具

海青

长衫、二衫、三衫

罗汉褂

短衫裤

僧鞋

僧袜

 

袈裟(五衣、七衣、大衣、粪扫衣、金缕衣、缦衣)

  “袈裟”是梵语,这两个字原本是“(叚+毛)(沙+毛)”到了晋朝葛洪撰写《字苑》,才把它改成“袈裟”了。“袈裟”又叫做“袈裟野”、或“迦罗沙曳”,义译是“浊、坏色、不正色、赤色”或“染色”之义。

  “袈裟”是僧尼们的“法衣”,它是从衣的“色”而立名的,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“坏色衣”或“染色衣”。又因为“袈裟”的缝制方法,必须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,然后缝合起来,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“杂碎衣”或“割截衣”。又据《四分律》卷四十和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》说:“袈裟”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,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。世田种粮,以养形命。法衣之田,长养法身慧命,堪为世间福田,所以又叫做“田相衣”、“福田衣”。

  “袈裟”的制式,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义的。第一:印度地点处于热带,人们多着白衣。佛教为了僧俗有别,所以规定衣服染色。第二:白色俗装,比较亮丽。法衣坏色,不求美艳。第三:割截缝制,能以杜防典卖,且无法移作他用。第四:染污杂碎,能除爱美心理。第五:割截染坏,可息盗贼夺衣之念。

  “袈裟”虽然是以“色”立名,但是它的颜色如何,却是异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现在我们且把其中的基本的、主要的说法,介绍于下:

  《四分律》卷十六说:有三种坏色:或青、或黑、或木兰色,可随意染。《十诵律》卷十五说:或青、或泥、或茜,三种坏色。

  另据《五分律》卷九、《摩诃僧祇律》卷十八、《毗尼母经》卷八、《萨婆多毗尼毗婆沙》卷八、《有部毗奈耶》卷三十九、《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》卷九等典籍,也都说是三种坏色。三种色是:青色、黑色(或作“泥色、皂色”)、木兰色(或作“茜色、栈色、赤色、干陀色、不均色”)。这三种色,是“袈裟”的如法之色。

  所谓“坏色”,有一种解释说:“青、黑、木兰”皆属“坏色”。比丘着其任何一色,都算是“如法、如律”。又有一种解释说:必须把“青、黑、木兰”混浊一起,才能算是“坏色”。更有一种解释说:必须把“青”等五色混合一起,才算是“坏色”。——如法藏大师《梵纲经菩萨戒本疏》说:“‘袈裟’此云‘不正色’。谓将青等五色,相互混合,染成不正之色,名为‘坏色’”。

  另据《毗尼母经》卷八说:“诸比丘衣色脱褪,佛听用十种色染:一者泥、二者陀婆树皮、三者婆陀树皮、四者非草、五者干陀、六者胡桃根、七者阿摩勒果、八者法陀树皮、九者施设婆树皮、十者种种杂和之色”。

  关于“袈裟”的颜色问题,还有一些阐述,不过一时无法作更多的介绍了。总而言之:佛制“袈裟”染色,主要用意在于“毁其形好,僧俗有别”。如《梵纲经》卷下说:“无论在何国土,比丘服饰,必须与其国人俗服有别”。

  裁制“袈裟”用的材料,叫做“衣体”或“衣材”。关于这一项,佛制也有一些规定。据《善见律毗婆沙》卷十四所举示的。有“驱磨、古贝、句奈耶、钦婆罗、娑那、婆兴伽”等六种材料。十住毗婆沙论第十六所举示的,有“劫贝、刍摩、憍絺耶、毳、赤麻、白麻”等六种材料。摩诃僧祇律第二十八所举示的,有“钦婆罗、劫贝、刍摩、俱舍耶、舍那、麻、牟提”第七种材料。更据四分律第三十九所举示的,有“拘舍、劫贝、钦跋罗、刍摩、叉摩、舍(少+兔)、麻、翅夷罗、拘摄罗、嚫罗钵尼”等十种材料。

  另外《十住毗婆沙论》卷十六及《四分律》卷三十九曾经提到过“粪扫衣”之名,这种衣服,在《阿含部》藏经说:它是从旷野间拾取包里尸体用过的布块,或是其它破旧布缕,洗净之后缝合而成的。

  “袈裟”的种类,主要的凡有三种,它们是“五衣、七衣、大衣”,合称为“三衣”。现在把它们分别介绍于下:

  一、“五衣”:“五衣”梵语“安陀会”,义译为“中着衣”。此衣是用五条布料,每条一长一短做成,共计十隔。

  二、“七衣”:“七衣”梵语“郁多罗僧”,义译为“上衣”。此衣是用七条布料,每条两长一短做成,共计二十一隔。

  三、“大衣”:“大衣”梵语“僧伽黎”,义译为“众聚时衣”或“大衣”。此衣共分九品。——“下下品”九条、“下中品”十一条、“下上品”十三条。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两长一短。“中下品”十五条、“中中品”十七条、“中上品”十九条。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三长一短。“上下品”二十一条、“上中品”二十三条、“上上品”二十五条。这三品衣全是每条四长一短。这九品大衣:“下下品”九条,每条三隔,共计二十七隔。乃至“上上品”二十五条,每条四长一短,共计一百二十五隔。

  “三衣”的用处:——“五衣”是平常起卧时用的。也有说是工作时用的,所以它也叫做“作务衣”。不过在我国来说,僧尼们在工作时,都穿着国式的裤袄,并未着用“五衣”。“七衣”是听经闻法、诵经礼忏、或是大众集会时用的,所以它也叫做“入众衣”。“大衣”是说法,或是面见国王重臣时用的。

  “三衣”的缝制方法,据《摩诃僧祇律》卷二十八及《四分律》卷七说:如果衣料细薄,也可以用两层三层四层合并缝制。

  原始的“袈裟”,本来是没有装配“衣钩”的。据《四分律》卷四十说:“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(俗人家),深恐风吹袈裟,脱肩落地”。由于这一因缘,佛才听许诸比丘们,在左肩胸前袈裟领边。穿钉钩钮,以便系牢袈裟。后来才演变成现在这样的“如意”形的“衣钩、衣环”。  

  “三衣”的穿着,必须绕身三匝。并且可以视乎天气的冷热,随穿一件、两件、三件。如果夜里太冷,也可以把“大衣”盖在身上。又《五分律》说:“佛言:若出村入村,若草木钩衣破、风土污坌入叶中(叶即衣相),或日曝坏衣色,听为护衣故,聚落外翻着袈裟。若衣易坏,听颠倒着衣,上下安钩纽”。

  “三衣”之外,还有一种叫做“金襕袈裟”或“金缕衣”的,这种“袈裟”实际上就是“大衣”的一种。不过它的质料珍贵,是用金缕织成的。这种“金缕衣”的来历,说法不一。据《禅林象器笺》“服章门”引《中阿含经》说:“金缕衣”是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,献给佛的“袈裟”。另据《菩萨璎珞经》说:“金缕衣”是用天人福盖献给佛八万四千金缕,所织成的“袈裟”。

  以上所介绍的种种“袈裟”,都是出家僧尼们所着用的“法衣”。除了那些之外,还有一种叫做“缦衣”的“法衣”。这种“法衣”,是用大块整幅布料制成,它是给出家还未受戒的“沙弥(尼)”,和受过“在家戒”的男女居士们着用的。因为他们都还没有受过出家“大戒”,不堪“为世福田”。所以他们着用的“缦衣”,不能裁缝“田相”。又沙弥辈不谙割截制衣法,所以且着“缦衣”。

  再者:搭衣、抽衣(穿脱袈裟)、捧持、折叠,也有一定的制式,同时还得诵持“偈、咒”。这些仪轨,在《佛教仪式须知》第三章(搭持衣具仪式)里,都有很详细的说明。在此,不多叙述了。

  以上所说的一切,都是有关于“袈裟”的传统规则。佛教东来以后,“袈裟”的原本形象,已经稍有些不同。现在的“袈裟”,幅面已经缩小,着用时也只是绕身一匝,披搭肩上。

  最后还须要向大家提示的一点,那就是“袈裟”的功德。据戒坛经说:“五衣表断贪,净身业也。七衣表断嗔,净口业也。大衣田相,长多短少,表圣增凡减。并表断痴,净意业也。”又据《悲华经》说:“佛于宝藏佛前,发愿成佛时,袈裟有五种功德。一者:入我法中,犯重邪见等。于一念中,敬心尊重,必于三乘受记。二者:天龙人鬼,若能敬此袈裟少分,即得三乘不退。三者:“若有鬼神诸人,得袈裟乃至四寸,饮食充足。四者:若众生共相违背,念袈裟力,寻生悲心。五者:若持此(袈裟)少分,恭敬尊重,常得胜他”。(摘自《释氏要览》)

  另据《大般涅槃经》说:“龙得袈裟,各戴少分,即免金翅鸟之难”。《地藏十轮经》说:“有一犯人,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。头顶袈裟指许,得免鬼魅之难”。又经云:“有一猕猴,趁僧不在,戏着袈裟,欢喜跳跃,失足堕谷,命终得生天上。后九十劫,得出世道”。《阿含经》说:“破旧袈裟,不堪更用,悬于旷野山林。人畜鸟兽,若有见者,得种福善”。

  “袈裟”乃佛教之标帜,是圣人之表式,它的功德善利,岂是寻常可比?不怪清主顺治皇帝赞欢它说:“黄金白玉非为贵,唯有袈裟披最难”!

卧具

  “卧具”也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。《释氏要览》说:它的梵称叫做“尼师坛”。《根本毗奈耶》说:它的梵称叫做“尼师但那”。在有关的典籍里,“义译”有把它译作“坐具”或“卧具”的,也有把它译作“敷具”或“随坐衣”的。也有简称做“具”的。《五分律》说:“为护身、护衣、护僧床褥故,蓄坐具”。

  “具”的量度尺码,律制中规定为:“长佛二搩手,广(宽)一搩手半”。据《禅林象器笺》“服章门”的解释说:“佛一搩手,长二尺四寸。此合长四尺八寸,广三尺六寸。”若是遇到身量高大的人,也准许向四边酌量放大裁制。

  “具”的颜色,和袈裟同样地须要染成坏色。所谓“坏色”,也就是“染污色”。

  “具”的缝制方法,是用两重布料复迭一起,四边加贴布条缝制而成。

  “具”的用途,究竟是做什么呢?唐代道宣律师认为:“具”是礼拜僧所用之具。义净大师则说是:“具”乃坐卧所用,不宜敷地拜佛。这两位古德的说法,他们各有所据。

  按照律制:“具”也是比丘们所必须随身携带的用具。使用时应该自己展敷、自己收起,不应假手于人。携带时,折迭安置左臂袈裟之下,或放入衣囊之中。至如礼仪上的“持具、展具、起具”的姿式,使用文字不易表白,最好有人来做“示范动作”。

  道宣律师所撰《戒坛图经》曾经说道:“尼师坛如塔之有基,比丘受戒,即身是五分法身之塔”。若从这里体认,“具”还有一种神圣的意义呢!

海青

  “海青”是我国僧团中主要的服装之一。它的款式:腰宽袖阔,圆领方襟,比较其它衣裳肥大很多。因此,通常也把它叫做“大袍”。

  “海青”这一名词,在辞源里解释它说:“吴中称衣之广袖者为‘海青’。按李白诗:‘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’。盖言广袖之舞,如海东青也。今亦称僧衣曰‘海青’”。另据星云法师所著无声息的歌唱解释说:“海青本是雕类的鸟名,生得俊秀文雅,常在辽东海边飞翔,其状类似衫之大袖。因此,把海青鸟名,借来当做大袍的名字”。

  “海青”的服式,它原是从我国汉唐时代的服式衍流而来的。在从前,无论僧俗都穿用它。不过由于世界潮流的演进,生活方式的变革,世俗大众都早已改穿“满服”、“西服”、以至于穿着多彩多姿的时装了。

  佛教尊重古制,“出家人”生活比较保守。同时为了整肃仪容、庄严道风,所以“海青”虽然不是“法衣”,但是到今天都还能够遵守穿用着。

  “海青”虽然是脱胎于汉服,但是它究竟还有一些特异之处。“海青”的衣领,是用三层布片复迭缝制而成的,这样子叫做“三宝领”。在衣领的前面中段,还伡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,这叫做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”。这些说词,其实都是穿凿附会之谈。实际上,无非是为了加强衣领的耐用而已。另外,俗袍的袖口是敞开的,而“海青”的袖口,却是缝合起来。这也是僧袍和俗袍彼此不同的一点。

  “海青”缝合袖口,也有一种传说。据说:“梁武帝的后妃郗氏,她不信奉佛教,时常想用方法诬害僧尼。有一次她命宫人做了一些猪肉包子,召请宝志禅师师徒用斋,以便造成和尚犯戒,羞辱佛门。如果僧众当时不吃,就会构成违逆皇后旨意之罪。宝志禅师乃是得道高僧,早已预知其意。于是事先命令门徒,都把‘海青’袖口缝合起来,先把馒头预藏袖筒之中。当进宫接受午宴之时,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里,一手取出馒头来吃。这样子才逃过了郗氏的诡计”。这一种传说是否属实,还须要一番查证。

  至如“海青”的颜色,一向是以青黑坏色为主。

  在我国的僧团中,除了“袈裟”,“海青”算是最尊胜的僧服了。穿着“海青”,大都是在“礼诵、听经、会宾、议事”、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。

   近世以来,已经有个别人提议改革“海青”,不过同时一些人士,抱持相反的意见。认为传统的服式,肃穆庄严,不宜轻言改革。

长衫、二衫、三衫

  “长衫”也是我国僧尼们的服装之一。它的款式,是用“三宝领”和“旗袍”的腰身襟袖搭配起来而制成的。纽扣在腋下的右襟边沿。“长衫”的颜色,有黑色的、灰色的、和褐色的。“长衫”的长度:长及脚背的,叫做“长衫”。长仅过膝的,叫做“二衫”。长未及膝的,叫做“三衫”。

  “长衫”是僧尼们的外出服装,从前在华中华南地区,最为流行。“二衫”是平时在寺院里穿用的。“三衫”则是在工作时穿用的。四十年来,在台湾的佛教界,“长衫”还有最为流行。至如“二衫”和“三衫”,则早已不见了。

罗汉褂

  民国以来,我国民间的服式,都逐渐地趋于简便适用了。只有僧尼们的服装,还是那么宽松长大、动作不便。因此,遂有一部份出家人,有意加以改革。太虚大师并且还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。他所设计的长衣,长度刚刚及膝。领子是用两层布片复迭缝制的。胸前中间开启对襟,纽扣钉在对襟的边缘上。这种长衣,因为是太虚大师所倡导,所以当初都管它叫做“太虚褂”。不过近些年来,业已普遍地改称它为“罗汉褂”了。

  “罗汉褂”既省布料,行动又较利便。但是它的款式格调,却不如偏襟的大长衫庄严雅致。因此,穿它外出的人,仍然为数不多。

短衫裤

  “短衫裤”:上身是短短的衣衫,下身是肥长的裤子。这种衣裤,是我国僧尼们的里层服装,它是穿在“长衫”里面的。

  “短衫”的长度,仅仅过于臀部。它的裁制式样,完全和对襟的“罗汉褂”的上半身一样,从前则是偏襟式的。“裤子”原本是我国民间的古式常裤,只是比较肥长而已。穿着时,必须把膝下的裤管纳入僧袜之中。

僧鞋

  因为印度地处热带,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期,僧尼们是不曾穿用鞋子的。其实不然,据《禅林象器笺》卷下列举《鸯掘摩罗》经文说:“如有施主,牛死卖与屠生,转买皮,令人做革屣,许受用着。”又据《释门归敬仪》说:“天竺国中,地多湿热。以革为屣,制令服之。如见上尊,即令脱却。”根据这些考证,可以知道:古印度的佛教僧尼们,是准许穿用鞋子的。

  我国的领域属于温寒地区,人们为了御寒,当然是更需要穿着鞋子了。有关鞋子的着用。在《日用轨范》、《四分律行事钞》、《敕修清规》、《祖庭事苑》等典籍里,都曾有过一些规制。

  我国僧尼们所穿着的鞋子,大致有三种类型:一种是“芒鞋”、“芒鞋”是用草类编织而成的,所以也叫做“草鞋”。从前居住在大陆的乡间或山林中的出家人,平时多半穿用这种鞋子。第二种是“罗汉鞋”,“罗汉鞋”是用布料做的。这种鞋子的鞋面——尖部,是用三片布条排列缝牢,鞋帮缝缀一些方孔,和“芒鞋”的式样差不多。现在的出家人,人人都穿用这种鞋子了。据说这种鞋子是寓有教人看破一切的含意。第三种是“僧鞋”,这种“僧鞋”也是用布料做成的。这种鞋子全身无孔,只是在鞋面前端缝起一条硬梁就可以了。这种“僧鞋”的式样,和世俗间的“便鞋”无异。

  “罗汉鞋”和“僧鞋”,其实都是“僧鞋”。“僧鞋”的颜色,有黑色的、灰色的、黄色的、褐色的、其中的黄褐两色,在习惯上来说,似乎是被人们看得高贵了些。

僧袜

  我国的僧尼们,于“僧鞋”之外,还穿着长筒的“僧袜”。所谓“僧袜”,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的古装加袜,于今并且有人把它叫做“罗汉袜”了。“罗汉袜”的颜色,在习惯上都是以灰色为主。穿着“罗汉袜”,不但可以冬季御寒、夏季防范虫蛇,并且可以庄严威仪。

  说起“僧袜”之制,也有它的出处。《四分律》说:“寒听着袜”。《释氏要览》说:“钞云:袜亦是衣”。又说:“释名云:袜,末也,在脚末也”。又五代人马缟撰《中华古今注》说:“三代及周,着‘角袜’,以带系于踝。至魏文帝,吴妃乃改样。”——以上这些典籍,都是可考的文献。

    

 

版权所有:圣水寺   Email: 419491135@qq.com     地址:河南省圣水寺   邮编:450007
豫ICP备13016424号   电话:0371--69922950(客堂) 0371-69922950(佛协)    

技术支持:铁哥们网络